减免租金、加强安全运营、探索线上营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受冲击较大的商业地产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领域,以实际行动传递着行业的担当与关爱。
“自助者,天助之。”在积极防疫的同时,商业地产也在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以期减少客流量下降带来的损失。多位业内人士称,加码线上营销或将成为商业地产未来的趋势,而提升差异化经营的运营、服务能力或将成为“生存之道”。
减免租金 与商户共担风险
租金一直是商业地产开发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面对疫情,多家开发商在捐款、捐物的同时,都对旗下商业地产项目进行一定程度的租金减免,以降低疫情带给商户们的损失,与商户共担风险。
据公开资料统计,万达、龙湖、万科、融创、富力、大悦城控股等众多开发商已提出减免租金的举措。大部分企业减免租金至2月中下旬,也有企业将租金减免时限延长至3月底。
中商数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已有千余家购物中心紧急启动减免商户租金行动,对品牌商来说,免租减税短期内可以减轻负担,购物中心尽量保护优质租户不流失。
负责中国业务的凯德集团总裁罗臻毓表示,此次疫情对所有企业和整个行业都是很大的考验。作为业主和运营方,我们与租户是命运共同体,希望能够与各方携手,共渡难关。
龙湖商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疫情不断发展,商户经营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希望借助租金减免,减少商户部分经营压力,竭力满足顾客日常消费所需。
“受疫情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娱乐业、餐饮业、儿童业态、服装零售等,而这些恰恰是商业项目的主力业态。”远洋商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商户因人员短缺无法进入营业状态,我们帮助他们进行人员招聘,并做好复工后防疫物资的支持以及防疫预案的培训,用实际行动建立起信心。”
“疫情之下开发商与品牌共担风险,将使一些品牌商转变选址策略,此后倾向于选择进入购物中心。”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董事、商业顾问部负责人赵伟达认为,在三、四线城市,部分餐饮、儿童业态的优质品牌将更倾向于开在购物中心;而在一二线城市,此前倾向于寻找独特景观资源的品牌商也将更青睐购物中心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