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史上起拍楼面地价最贵的一宗宅地突然终止出让,不由让人担心楼市成交的趋缓会否传递到土地市场。不过,在整个三月份,广州将有10宗商住地推出,起拍总价达181.4亿,让人感到一丝暖意。
全国土地成交受抑制,一线率先萌动
2月,是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高峰期。
中指院数据显示,2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住宅类用地450宗,环比减少22%,同比减少14%;推出土地面积226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9%,同比减少4%。
成交亦受影响,当月300城共成交住宅类用地313宗,环比减少29%,同比减少24%;成交面积149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3%,同比减少20%。
值得关注的是,在多项数据指标下降的情况下,成交楼面均价却实现了上涨,达到5800元/平方米,环比增加22%,同比增加35%。
而这,完全归功于一线城市市场的优异表现。
据了解,2020年2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环比增加19%,成交方面较前一月增逾三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共入市宅地26宗,合计收金877亿元。二线城市虽然供应量上环比增加21%,但成交却环比下滑近六成。
绿城中国等公司拿地凶猛
不同于销售市场的冷淡,2020年的土拍市场重现“火爆”。虽然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的土地推出放缓或暂停,房企销售承压资金紧张,但仍有资金相对充裕的规模房企不惧疫情迅猛拿地。
土地市场的火热从北京的土拍中可见一斑。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北京2月共进行了4场土拍,出让10宗住宅地块,其中4宗地块的成交价格超60亿,总成交价近440亿元。同时,2020年的北京土拍一改2019年低溢价成交的态势,8宗地块的溢价率超过20%,最高溢价率达49.78%,创两年以来新高。
在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中,Top 50房企拿地总额2861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2月单月拿地总额1731亿元,环比增长14.7%;Top 100房企2月拿地总额为1984亿元,同比增长7.2%。
拿地房企方面,1-2月香港置地、绿城中国和华润置地位列前三,总金额分别达318亿元、268亿元和140亿元。据了解,香港置地2月以310.5亿元联合拿下上海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成为截至目前的内地第一总价地王。绿城中国则分别于北京、天津、大连、成都等多城市拿地多宗,仅2月份就在北京连拿4宗地,拿地总金额达到163亿元。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在疫情未完全控制前,受资金压力影响,部分房企不得不调整拿地计划,但对于资金充裕的房企来说,这也许是个补强或“超车”的机会。
严跃进也认为:“在近期各类房企观望坐等复工的时候,部分房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充分说明对土地市场的看好。这进一步说明拿地的逻辑,即新冠肺炎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中国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的韧劲依然存在。虽然市场在降温,但是不一定意味着后续市场会恶化,实际上后续市场依然有反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