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而就在刚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央行实施“三档两优”政策以来,首次提出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业内人士认为,股份制银行体制机制相对比较灵活,从客户定位来看,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当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有独特优势;另外,股份制银行产品服务比较多元化,因此,此次专门提及对股份制银行加大降准力度,是要发挥股份制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比较优势。
为何此时降准?
“降准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其次,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再次,可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稳定预期信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后,央行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春节假期后,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操作累计释放流动性3万亿元,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并下调逆回购、MLF利率引导LPR下行,助力缓解企业流动性不足。
虽然有各项支持政策,但目前众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生存、生产困难,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金融纾困政策,此次普惠金融降准也是迫切的需要。董希淼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都是可能的政策选项,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也存在必要性。
降准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降准意味着银行有钱了,银行有钱了,不可能把大量的钱留在手上,而是将其中大部分的钱贷出去。降准之后,银行可用于放贷的钱变多了,老百姓向银行贷款也就可能更容易。
另外一点,降准最主要是刺激经济活力,那么多公司有裁员的压力,相比买房,房贷利息什么的,经济的好转,对于普通人而言意义更重要。
降准对楼市意味着什么?
降准能释放较多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降低民营和中小微的融资利率。降准对银行流动性有较大支持,有助于后续银行贷款政策的宽松。
降准有利于房地产平稳
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有利于部分企业融资,但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约束房企加杠杆。降准对于那些大型房地产企业来讲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的企业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降准有望放缓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
从时间点看,2019年1月份当时也出现过降准,随后因为降准及当时各地房地产市场的人才政策井喷,出现了一轮持续2-3个月的小阳春,随后在4月19日会议后,收紧政策打压,市场出现了退烧。
疫情后,楼市下调难免,但降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降幅放缓,降准对于市场有稳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