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房网讯)近日,柳州政府放出了大招—《柳州市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关于居民家庭和个人购房的4项措施:
①居民家庭或者个人首次购买商品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20%,再次购买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30%。生育二孩(含)以上居民家庭购房贷款结清后,允许其按首次购房政策再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②居民家庭或者个人符合国家政策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 月31日期间新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不高于0.5%的商业贷款贴息,贴息后利率不低于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贴息期3年。
③在市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或者个人,合同备案后按所缴契税额50%给予补贴,补贴按先缴后补原则发放。所购的新建商品住房不包括限价商品房等政策性住房。
④新市民在本市市区新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在住房合同备案并缴清契税后,给予3万元的购房补贴。(详情请见)
柳州楼市罕见利好新政出台
新购房者该入场了吗?
此前还在观望的“等等党”们欢呼雀跃,早几年买房的群众连呼“被割韭菜”。
总结一下今年以来柳州楼市政策的的变化,利率方面,1月份柳州各银行商贷利率还维持在5.88-6%左右;5月15日央行宣布首套房商贷利率可在LPR基础上再减20个基点;5月20日央行宣布5年期LPR下降至4.45%,此时柳州各银行商贷利率普遍在5.4%左右;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众多楼盘连发海报宣布自家房贷利率下降至4.25-4.6%左右。也就是说柳州商贷利率从6%“跳水”到4.25%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柳州2022年1月各银行商贷利率表

2022年6月多个项目宣布利率低至4.25%
商贷利率从6%跳到4.25%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如1月份买了一套总价100万的住房,首付2成,商贷利率是6%,按等额本息还款30年,每月还款4797元,支付利息92.7万元,还款总额172.7万元。而如果6月份用4.25%的利率买这套房,每月还款3936元,支付利息61.7万元,还款总额141.7万元,每月还款少了861元,还款总额少了31万元,减少的还款总额超过首付款。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首套房4.25%的利率,银行也要根据贷款申请人的征信等信息来决定你能放多少利率的贷款。新政中,政府还有不高于0.5%的商贷贴息,贴息不能低于商贷的下限(目前是4.45%),贴息期限为3年,如果近期急着买房确实能解燃眉之急。
柳州原先的政策是单价万元以上的首套商品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5%,单价万元以下首付比例不低于20%,二套不低于35%,而现在统一变成了首套房不低于20%,二套不低于30%。这一政策利好改善性群体,对单价万元以上的改善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至于契税,柳州早在3月就出台了“在柳州市区(不包含柳江区)购买家庭唯一商品住宅的,且合同备案时间在2022年3月1日(含)以后的,可申请获得30%的契税补贴。”,新政不仅将补贴额度提高至50%,并且取消了唯一商品住宅这一表述,从文件的函头来看柳江区也能适用这项政策。
至于生育二孩的家庭能按首套房政策再买一套房的政策虽然是响应国家号召,但也要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加上贷款结清的限制,如果你满足条件,那么确实是改善一大家子生活条件的机会。
公积金政策到底有没有放松空间?
本次的新政涉及面比较广,放开限购、商贷贴息、契税补贴、新市民补贴与购房者息息相关,同时还对房企、建筑业有所扶持,但细心的“等等党”们还不满足:一是本次新政没提到公积金,柳州公积金目前还是轮候制,整体偏紧;二是本次新政没有直接影响房价。
之前小编已经整理了目前柳州公积金政策常见的问题(详情请点击),根据现行政策,当柳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缴存的比例(即个贷率)连续超过三个月超过90%时实行住房公积金贷款轮候制,那么今年以来柳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个贷率都是多少呢?

(来源:柳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
可以发现虽然个贷率每个月都在95%以上,但是已经是在下行的通道中,再结合每月轮候名单的人数基本也是上涨的态势,至少说明柳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资金池已经逐步恢复正常,或许再过几个月个贷率降至90%以下,轮候制就能暂停。

(来源:柳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
轮候制是意味着三点:一是不能“商转公”,二是暂停受理异地缴存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三是办理公积金贷款都要排队等轮候名单。
如果柳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资金池真的在逐步恢复正常的途中,那么今年40万贷款上限恢复到60万也说不定,毕竟现在就连南宁公积金贷款上限都已经到了80万,40万的公积金贷款上限对于柳州想用纯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市民来说的确是杯水车薪。
证明柳州公积金政策逐步放松还有一点,就是5月开始实行的《柳州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聚集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符合规定的人才在柳州公积金是可以贷到50-80万不等的,还有购房补贴。(详情请见)

柳州各类人才可获购房政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