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房网讯)元宵之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柳州人搓搓手,表示终于轮到本地人吃粉了。
得益于螺蛳粉的爆火,柳州成了“反向旅游”的最大赢家,为吃一碗正宗螺蛳粉不远千里驱车而来,走时再打包20份……7天400万人打卡柳州,突然的爆火把本地人都看懵了。


春节期间爆火的柳州螺蛳粉
来到当地旅游能有本地人带路自然是最好了,于是乎柳州就兴起了“土著地陪”这样一个职业,“纯种柳州仔”“陪嗦粉”“有车”……现在你上小红书、抖音这些平台搜“柳州地陪”会出现几百条结果。

社交平台上关于“柳州地陪”的信息
螺蛳粉带火了柳州,带火了柳州旅游,加上自助游的迅猛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此类消费需求,也就诞生了这样的服务新业态。柳州,一个工业城市为什么能把一碗粉做大,还同步带火了旅游,那以后柳州是不是就可以大力去搞旅游了呢?
01.“零套路小城”没错
但是旅游业刚起步
春节嗦粉排长队、夜市里摩肩接踵、三块钱逛遍城市,这个春节让柳州这个“零套路小城”火了一把。
我们都知道柳州是很典型的工业城市,其实在发展工业的道路上,柳州也一直在布局旅游产业,早在2007年柳州就提出“百里柳江”的规划并着手打造,柳州所有公园也是在这一年免费开放,螺蛳粉在2010年就开始走向全国了。

柳州文庙实景
疫情带火居家方便食品,袋装螺蛳粉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从这里,螺蛳粉产业一骑绝尘,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光是预包装的螺蛳粉销量就达到182亿,同比增长19.6%。于是乎,很多年轻人为了嗦一碗正宗螺蛳粉,不远千里来到柳州,同步带火了柳州的旅游。

民间小吃带火旅游,着实让柳州惊喜了一把,但是柳州要想趁热搞热旅游产业,要学习的还很多。
柳州自身的旅游资源并不缺乏,除市区景点以外,周边地区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可以发展和带动,如融安融水梦呜苗寨、龙女沟、三江程阳八寨、鹿寨香桥景区等等,如何把各部旅游资源进行串联,打造以柳州为集散中心,辐射柳州周边各区域的发展模式,是我们旅游产业发展路上值得探讨的话题。

凤凰岭大桥实景
02.柳州经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这一波旅游热只是柳州经济发展道路锦上添花的一笔,如何让工业高质量发展,才是柳州的重中之重。
柳州作为广西的工业大市,经济总量仅次于自治区首府城市南宁,然而柳州目前工业发展阻力重重,柳钢股份去年预亏损19.79亿至26.77亿;全市GDP增速连年下滑,甚至在区内排名最末。

图源:柳钢股份
2022年柳州GDP为3109.09亿,数值相比去年增加了,但城市建设投入很大,产出与之不对等,城投有息负债规划高达2491.92亿,债务率高达692.00%,总债务/GDP指标在2020年和2021年已超过100%,且近年来都是增长态势,经济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债务的增速。(信息来源:华福证券研究所)
柳州是汽车名城,我们也是唯一拥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出圈的五菱神车,还有被昵称“剁椒鱼头”的新能源小E,都是柳州人的骄傲。但近些年传统汽车行业发展日渐瓶颈,柳州也不可避免遇上了困难。

柳州随处可见的“小E”
从2017年起,柳州汽车工业总产值一直呈现负增长,2021年,柳州市以189.5万辆的汽车产量,领先武汉和北京,名列中国第五大汽车城。但相对于2017年柳州253.5万辆的汽车产量,产量明显出现下滑,这是转型升级中必然会发生的阵痛。
过去柳州汽车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低,长期走中低端路线,生产一辆汽车创造的产值仅为7.89万,远低于其他汽车城。而我们引以为傲的新能源汽车,如今也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

图源:华福固收荷语
远的不说,就拿南宁比亚迪产业链举例,曾被很多人嘲讽“没有工业”的南宁如今已经有了比亚迪5大工厂,以电池厂为主,尚未涉及整车生产。但2月8日该品牌又拿下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附近商业地块,用于建设直营店,未来随着各种产业链的落地,整车生产线也有引进的可能。
03.柳州“头号工程”启动
全力破局发展瓶颈
尽管内外经济环境十分艰巨,但柳州毕竟是广西第二大经济体,肩负着整个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任,汽车产量占到全区比重的98%,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量又占柳州比重超90%,所以区政府与市政府对于柳州工业的发展一直坚定支持。
去年年底,自治区发文明确把柳州市打造成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支持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等,随后柳州市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联合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亲任总指挥。该工程被官方媒体称为柳州“头号工程”。
“一二五”工程将投资510亿元,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组建七个院士研发团队,形成十八个子实验室,打造纯电、混动两个百万级产品群,构建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商业创新等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

图源:柳州1号
“一二五”工程的目标是到2025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整车总产值达2300亿元,拉动产业链整体产值达到1700亿元。
虽然是由整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牵头,但该工程整合了金融、机械、能源、电子、机器人、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强势资源,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大有好处。比如国轩电池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已向上游的电芯、材料拓展,柳江一些家电产业链的企业也开始谋划生产汽车用空调,柳钢与上通五共建了金属材料实验室研发新能源汽车用钢……
被誉为“最牛投行”的合肥10年间GDP涨幅高达272%,原因在于投资了蔚来、京东方、长鑫等一大批极具潜力的企业,促使它们占领了各自领域的高地。柳州政府的思路与大致相似,也是用头部企业实现“链式发展”。
2月3日,自治区政府、柳州市政府、上汽、上通五签订“一二五”工程框架协议,设立140亿元的“一二五”工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群。此前柳州市政府也通过直接投资及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资动力电池、环保科技、汽车电子等领域的44家企业,有效带动各级财政资金、大型国企资本、优质民营资本等参与柳州产业投资,资本撬动率高达414%,所投项目返投率超过200%,所以对用好资本的力量,柳州政府也有一定经验积累。

“一二五”工程框架协议签署
未来“一二五”工程将带动广西400家零部件企业上规发展,拉动就业超过50万人。到2025年,柳州将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产体系,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70%,实现产值超2300亿元。
如今的柳州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拥有了青山瑞浦、国轩动力、华霆动力、联合电子、鹏辉智慧储能、法恩莱特等一批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能满足柳州自身产能,也能对区内兄弟进行互补,助力广西在新赛道上更进一步。

柳州新能源电池生产线
结语:柳州靠工业发家,工业是我们城市经济保有活力的基础,除了工业以外,柳州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螺蛳粉的爆火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如何借助螺蛳粉网红城市经济效应,衍生更多产业链条,让城市经济发展更多元化更有活力,这或许是柳州当前经济复苏破局的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