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里并不是说分数能上一线大城市了就不去,柳房大表姐还是支持同学们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开阔眼界的,但是四年后如果你不继续考研、考公、到企业内卷的话还是要想清楚出路。一种是回到家乡或者到等级次一点的城市工作,另一种是拼尽家产在大城市拼搏。
第一种方案恰恰就是近年来柳州能成为“网红城市”的一个原因,螺蛳粉爆红网络,在一二线城市打拼倦了的年轻人想到三线城市柳州看看,是什么样的背景诞生了这种他们认为“闻着臭吃着爽”的神奇食品。
虽然柳州本质上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水质却能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蓝天白云下的百里柳江极为清澈,城市界面非常宜居,这都是柳州人运用各种技术与行政手段减排增效的结果。

柳州高等教育院校更立足于工业发展需要
从城市发展的根源上讲,柳州的工业基底源于民国,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还有着很强的地位,但柳州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并不通顺。广西科技大学的前身—广西工学院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从南宁迁移过来的,广西科技大学官网在学校介绍页面用了“在柳州市政府的请求下”这样的描述,可见当时的建校工作有多么不容易。

图源:广西科技大学官网
在广西工学院时期,学校以机电、轻纺、建筑见长,2012年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后又补充了医学类专业,而广西科技大学的牌子是直到2013年才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目前广西科技大学已经拥有文昌、柳石、柳东3个校区与2个临床医学院,共设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2个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2.7万多人。单学校的规模并不逊色于南宁很多高等院校。
在专业设置上,广西科技大学的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等很贴合柳州工业发展的需要。
以工科见长的广西科技大学自然也与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土木工程已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与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也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如果想继续往上深造,广西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实力也不差,该校2023届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共有6位同学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在该校更擅长的机械、汽车、自动化领域,考上博士的同学就更多(包括上文6位在内共45位),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图源:广西科技大学官网
另一所本科院校—柳州工学院虽然转设已有3年了,但还是与柳州市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董事会7位领导有4位是柳州东城集团的高层。专业设置在师承广西科技大学的基础上更应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智能车辆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为柳州房地产业、汽车产业、螺蛳粉产业等领域输送了不少人才。

图源:柳州工学院官网
整体上来看,柳州的两所本科院校在迎合城市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但在更高精尖的科研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这一点放在广西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是难题,需要更多的人才培养与技术积累才能实现。